装甲怪兽“斐迪南”突击炮:首次亮相库尔斯克让德国人爱恨交加

  在希特勒一厢情愿的幻想中,对“斐迪南德”超重型坦克歼击车的期望值非常之高,他希望这是一种成功的突击坦克,同时也是一款可移动的重炮炮台,通过其88毫米口径的威力火炮,使德军装甲部队的进攻锐不可当,进而使战场局势得到根本性的扭转。为了等候“斐迪南德”的到来,德军最高统帅部甚至不惜一再推迟库尔斯克战役的发起时间。

  斐迪南德(也被简称为“斐迪南”)超重型坦克歼击车,是以其设计师斐迪南德·波尔舍的名字命名的,也可以归入未来自行火炮或者德国人称谓的“突击炮”范畴。这个全重高达72吨的钢铁怪兽(一说空重68吨),前装甲厚度达到变态的200毫米,88炮的身管也长达21英尺(约6.3米),安装了两台“迈巴赫”发动机并且标新立异地使用了电传动装置。

  如此巨大的自重,“斐迪南德”还能有30多公里的时速,说明那个年代的德国人确实穷尽心思了。库尔斯克战役打响后共有90辆该车首次亮相,编为第653和第654两个坦克歼击营,被配属给莫德尔第9集团军的哈佩第41装甲军指挥,与虎式坦克、黑豹坦克一起,成为特别迷信武器功效的希特勒试图赢得库尔斯克会战的三大利器。

  斐迪南德突击炮使用的是虎式坦克底盘,1942年11月投产,该车车体长6.8米、车宽3.38米、车高2.97米,额定成员6人:车长、炮长、驾驶员、机电员和2名装填手(弹药基数55发)。它的整体布置是驾驶室位于车体前部,动力室居中,车体后部为具有较大空间的战斗室,采用主动轮后置的方式。战斗室顶部有车长指挥塔,车长可以站在指挥塔内,探出半个身子观察目标和环境,颇给人一种前轻后重的古怪感觉。

  不过由于设计、研发、生产和列装的时间太过仓促,尽管斐迪南德火力和装甲非常强大,直瞄苏军T34坦克几乎百发百中,但自身也存在严重的缺点。新任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对此忧心忡忡,认为这款突击炮的武器装备不充足、车体结构太复杂,缺乏必要的测试不应该匆忙投入战场,但急着在前线有所作为的兼职陆军总司令,最终拒绝采纳他的建议。

  古德里安为何有这两点担忧呢?首先是第一批“斐迪南德”除了一门大口径加农炮之外,全车居然没有一挺并列机枪(此战过后加装),在对付近距离的苏军反坦克步兵小组时,完全的无能为力。个别德军车组为了弥补这一缺陷,自行携带了MG42机枪,然后在作战中透过炮管进行机枪射击,可炮管毕竟不是射孔,观察和射界的局限性很大,这么大的家伙居然没有一个射孔!德军装甲兵当然骂声一片。

  因此为了对付苏军的反坦克小组以掩护斐迪南德的突破,德军不得不在每辆突击炮的尾部装甲板上,配备5、6个掷弹兵,以便用轻武器扫射接近突击炮的苏军反坦克步兵。然而目标明显的他们很快就被隐蔽在散兵坑里的苏军打下车来,于是斐迪南德就成为了“孤独”的突破者,虽然完成了突击楔子的任务,却也完全暴露在苏军反坦克火力之下被动挨打。

  其次的问题是动力太弱,也就是因为自重太大形成了“小马拉大车”,造成斐迪南德突击炮的机动性较差,以及行动部分部件的故障多磨损快等问题,两个总容量为1080升的燃油箱,虽然使该车的最大行程为150公里,但战斗行程一般不超过90公里,如果遭遇复杂地形这一数值还要减小。古德里安的结论是:重型坦克歼击车应该集中在苏军坚固防御地带使用,为大量的后续坦克打开突破口,也就是说,它不合适遂行长时间长距离的攻击任务。

  最严重的问题是履带太过脆弱,无论是炮弹还是地雷,兹要稍微形成损害,“斐迪南德”的履带便哗啦啦坏掉了,于是这个庞然大物立马就动弹不得,然后苏军士兵可以轻易地用喷火器甚至是廉价的燃烧瓶就将其摧毁。为了保护“斐迪南德”娇贵的履带,莫德尔不得不使用另外一种新式武器“B-Ⅳ遥控坦克”,专门给“斐迪南德”在雷区中开辟道路,否则一颗地雷就容易让它趴窝。

  1943年夏天苏军的战术水平,与战争初期已不可同日而语,“坦克恐惧症”大大消退,面对斐迪南德突击炮和虎式重坦的冲击并未惊慌失措,他们让这些装甲巨兽从精心伪装的散兵坑旁边隆隆驶过,然后再冒出头来收拾后面的德军装甲掷弹兵。致使装甲部队不得不每每回过头来,帮助陷入困境的步兵分队,然后再前进、再折返,于是筋疲力尽并且耗光了宝贵的燃料,所以无论是虎式还是斐迪南德,都没有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。

  当然,这种新式武器的威力还是比较恐怖的,由于苏军装备的反坦克枪很难击穿它200毫米的前装甲(直到二战结束,也没有一辆“斐迪南德”被从正面击穿过),如果在四号坦克的伴随进攻下,斐迪南德突击炮的突破能力非常之强。德军第10装甲掷弹兵师在奥利霍瓦特卡的战斗中,以六辆斐迪南德取得了决定性战果,成为莫德尔在北线为数不多的纵深突破点,第653坦克歼击营的指挥官在战斗报告中写道:“斐迪南德坦克歼击车为最强大的武器”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